最近,一则“驱车数小时发现景点并不存在”的新闻引发了广泛关注。这场“乌龙事件”的始作俑者,竟然是一段由AI生成视频制作的“虚拟景点”。
据科技媒体 TechRadar 报道,一对夫妇在社交平台刷到一个宣传片,介绍了一个名为 Kuak Skyride 的“山顶缆车”。视频中不但有空中缆车运行的景观,还有记者采访游客的桥段,看上去就像一档真实的旅游节目。
他们信以为真,驱车数小时抵达目的地,结果却发现当地人压根没听说过这个景点。回头再看那段视频,他们才意识到这是一个AI视频生成工具制作的合成内容,视频由谷歌的 Veo 3 引擎生成,存在典型的AI幻觉特征:建筑结构略显模糊、人物动作不自然、口型与声音不完全匹配。
(https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v=5IZmR45bkfw)
这场荒唐的“AI旅游视频”误导,不仅是一次个例,更像是一次现实的警示。
近年来,Sora、Veo、Runway 等领先的AI视频生成工具不断推陈出新,从文本描述、图像输入到全自动剪辑,生成的视频质量几乎可以乱真。
尤其在旅游、美食、城市探索等领域,AI生成视频更容易制造“视觉真实感”。这也导致越来越多用户难以分辨哪些视频是真实拍摄,哪些是由AI虚构而成。
这起“AI幻觉”事件暴露出以下几个趋势:
面对日益强大的AI视频生成工具,内容平台也纷纷发力,打造属于自己的AI创作引擎。以 XXAI 为例,它正成为许多内容创作者、设计师、短视频工作室的得力助手。
XXAI:一站式 AI 图像与视频生成平台
XXAI 已集成超过 23款主流AI模型,其中包括:
在 XXAI 平台 上,用户可以根据不同需求,自由切换模型风格,实现高度定制的AI生成视频和图片内容创作。
但与此同时,也正因这些工具过于强大,我们更需要对其输出内容保持审慎:**再逼真的AI画面,也可能是虚构的幻觉。
**
在AI视频生成工具遍地开花的今天,我们每个人都需要具备一定的“AI素养”:
当“开几个小时的车,却发现是一次 AI 幻觉”这样的事发生时,它不仅仅是一场笑话,更是一次现实提醒。
AI生成视频确实让内容创作进入了新时代,它可以节省成本、加快产出、拓展创意边界。但如果缺乏对其真实性的判断,反而会带来“混淆现实”的风险。
技术没有对错,关键在于使用方式和内容意识。 让我们在享受AI视频生成工具所带来的创意自由时,也保持对“真实世界”的基本尊重与判断力。